来源:百办办公室装修 时间:2017-11-05
何东升(左)每天都要到工地了解施工状况,与计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
何东升(中)和施工人员乘坐升降机前往杨泗港大桥汉阳主塔塔顶查勘 记者陈卓 摄
长江网11月3日讯(长江日报记者 高萌)今年28岁的何东升是湖南永州人,作为湖南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研究生,一毕业就来到武汉,建设大武汉。作为一位青年工程设计师,他已参与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、蒙华铁路洞庭湖桥、沪通长江大桥等重大项目的设计。
2013年7月,面临人生选择的关口,何东升毫不犹豫地来到位于武汉的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。“来这里更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,建桥就要在大江大海上建!我的理想就是在长江边的武汉建设世界一流大桥!”
2日下午3时,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第二设计院,何东升正在办公桌前的两个显示屏间,交错查看杨泗港长江大桥的设计图纸。桌上摊着两本专业书,书上夹着一个计算器,其余地方堆满了各种图纸。
“我们是和数字打交道的人,计算器必不可少,专业书随手就要拿到。”何东升说,他具体参与杨泗港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研究,这关系着整个走车桥面的“扎实度”,涉及各种复杂计算和标准规范问题。
“钢桥面板有个疲劳问题,办公室装修,你会发现经常有重车通过的桥,时间长了就裂了,那就是面板疲劳破坏了。”何东升的任务就是优化设计钢桥面板横梁的间距,计算出最恰当的距离,以延长桥面通车的寿命,攻克桥面易裂的难题。
何东升回忆,刚来武汉工作时,领导就安排他进行钢桥面板参数优化。“这个问题我在大学从没具体研究过。”为此他只能自学,利用一切时间,上网查论文、买专业书。“当一个问题没能搞懂时,非常难受。”那段时间,他晚上睡觉也睡不着。最后,前辈的经验加上自己不断验证和尝试,何东升硬是把这部分知识掌握在手。在工作过程中,他发现有些工作相似,于是编了个程序,减轻手工操作的工作量,极大提高了设计效率。何东升由此被破格提前一年评为工程师。
杨泗港大桥的主塔部分计划建230米,如今已建成218米,预计今年底封顶。何东升每天都要到大桥工地上查看。这218米,施工升降机一趟要走10分钟,为了给施工、运输材料等节约时间,何东升经常上去就待一上午,办公室装修,“我们要检查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规范标准,钢筋、模板等细节的检查,经常需要在高空中徒手爬上爬下”。
在何东升看来,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做的桥全国数一数二,每座都不一样,充满创新性。这正给青年工程设计师无限广阔的平台,他们在这里肆意发挥年轻人的想象力,将专业知识、精准技术与创意设计融合。“每个项目都是一次自我突破,充满了挑战和难度。”
十九大报告对年青一代的深情寄语,让何东升特别有感触:“我们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先进的东西,掌握快,比如计算方法,可以把最新的算法带入工程设计。十九大报告给我极大鼓励,让我看到希望,我感觉责任和担子更重了,我们有理由好好干!”
用两个关键词概括新时代的青年风貌,何东升选择了“自信”和“坚定”。
设计国内目的参与28岁多座跨江大桥大项